孩子的记忆力很好,不用培养家长这样帮助幼

中西医诊疗白癜风区别 http://www.a5city.com/

网友提问:

我一直很奇怪,我的孩子雨儿不到3岁,却能唱许多歌,尽管歌词他一点儿也不理解,但能完整无误地唱出来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儿童“模式记忆”,与成年人的记忆有本质的差别吗?我们应该怎样来引导孩子,开发他的智力?

问题解答:

个人的记忆是从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了,一直到生命终结都有,除了患老年痴呆症的人以外。虽然记忆力本身不是智力,但对智力有重要影响。自古以来,神童大多有非凡的记忆力。

记忆包括识记、保持和恢复,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。识记就是记下来的过程。保持就是将信息存在大脑里。恢复有两种种是再现,也就是过去知道的事物、人物又在眼前了,觉得熟悉:另一种是回忆,即脑子里出现以前知道的事物、人物的形象。

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,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成人虽无本质的差别,但也不完全一样,有自己的特点:

1.以机械记忆为主。儿童的记忆不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,可以只是根据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记,比如韵律、奇特、夸张等。他们对于记忆自己并不理解的材料,显得不那么困难。雨儿不到3岁,能唱许多歌,歌词意义毫不理解,就是基于这种机械记忆能力。

2.形象记忆。即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。儿童在语言发生之前,其记忆的内容只有事物的形象,即只有形象记忆。他们对那种形象鲜明、行动的东西感兴趣,也记得牢。

3.情绪记忆。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,记忆活动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而进行得好些或差些,凡是他高兴的时候,就记得好,反之则记得差。

4.回忆的精确性较差。虽然儿童在背通一些歌词、小故事时能不发生差错,但对于一些逻辑性比较强的事件,需要理解才能记清楚的材料,则往往回忆不精确,比如丢掉一些细节,把张三说的话搬到李四哪儿去了,等等

5.无意记忆占主要地位。儿童的记忆往往出于“接受”要他记什么,他就记什么,不是主动提出目的来记的。有时对他感兴趣的材料,形象鲜明的事物,则容易引起他们的记忆。往往有些知识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或游戏活动中,自然而然地记住的。

要培养儿童的记忆力,家长可以这样做:

在给孩子说事情或讲故事时,都应该向他提出明确的记忆要求,让无意记忆发挥作用,变成有意记忆也发挥作用。要充分利用生动、具体的形象(如直观教具)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,让他的无意记忆也发挥作用,即不需太多的、有意志参与的努力,就记住了。把要记忆的任务线分散、变小,再集中起来。比如让儿童记忆一个故事,可以先整体讲,让儿童知道一个全貌,然后分段让他们记忆。有时可以用提间的方式,让他们突出记忆某一个人物、某一段事物,把任务分散,再合起来。要儿童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。比如看图画书,一边和儿童同看,一边给他讲,让他听,还想他指点,这比单独让他看效果好得多。及时复习,才能巩固根据遗忘的规律,刚学的内容忘得快,应多复习,慢慢地复习的间隔可加大,这样记得好。教会儿童有效的记忆策略,比如分类(同类的东西在一起好记)、联想(要记忆的东西,有的有关联,可以在一起记。比如要儿童在3分钟内记住:小学生、听诊器、歌唱家、扩音喇叭、医生、书包,可以将书包和小学生、医生和听诊器、歌唱家和扩音喇叭放在一起来记,这样,记忆的任务就减少了一半,容易多了)、分组(比如要儿童记79、78、98、89、99、88这6个数字,可以分成78、79,88、89,98、99三组就好记得多了)等。对记忆力好的儿童要充分鼓励,让他更愿意来记。比如雨儿不到3岁,就能记住许多歌词,应该大力表扬,这与成人的记忆并无本质区别,只是记忆的方式不完全一样,成人可能添加了些理解的成分在内。你在帮助孩子成长方面还有什么心得或体会吗?和大家一起分享吧~
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可以评论、点赞、转发;如果你有关于育儿方面的困惑,也可以留言,专业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者将会为你解答!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tzrz/4893.html